蒙骑之子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第二单元: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立马山川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牧马图岩画   夏代   来源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骑马射猎图岩画   夏代   来源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方国盛衰



        1974年,在内蒙古敖汉旗宝国吐乡大甸子大甸子村东1公里的二级台地上,发现一座面积7万平方米,属于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址,城内有居住房址和宫殿遗址,墙外有围壕,围壕北侧外为墓葬区。1974年至1983年社科院、考古所进行4次考古发掘,清理墓葬804座,出土1200余件精彩无比的陶器、玉器、漆器、骨器、铜器、金器等,倒影出这座城址昔日的繁荣。专家们说大甸子城址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枢纽和中心地区之一,就赤峰乃至东北地区的范围内的同类文化遗存,尚未有超过大甸子者,这里既有生居的城址,又有死葬的营区,被称为“海内外孤篇”。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彩陶鬲   夏代   来源于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 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彩绘鼎式盖罐    夏代    来源于赤峰市敖汉旗大营子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彩绘红陶罐   夏代   来源于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彩陶三足盖罐   夏代   来源于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



        此器通高18.5厘米,口径11厘米,底径11厘米,泥质黑陶,外用红白两种彩色来绘制花纹,花纹为勾连云纹,这种彩绘陶器专用作明器在墓葬中陪葬。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典型器物。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 刻画文字符号的陶片   夏代   来源于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黑陶鬶   夏代   来源于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



        考古发掘表明,距今约4000年左右,当中原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候,内蒙古地区的先民也开始铸造和使用青铜器,包括有炊器、食器、酒器、水器、乐器、车马饰、铜镜、带钩、兵器、工具等。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,内蒙古东、中南部地区均有发现。据统计青铜文化时代文物遗迹单位全区共有3062处,其中东部以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夏家店上层文化最具典型,中南部地区以大口二期文化与朱开沟文化、西岔文化最具代表性。考古学者认为中原商代青铜器的图案,直接受到北方草原图案艺术的影响;早在商代之前,中国青铜器上某些花纹的“母体”,即已经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形成了。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弘纹青铜甗    商代早期    来源于赤峰市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青铜带饰   商代早期    来源于赤峰市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青铜兵器    商代早期    来源于赤峰市



        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因此,最先进的技术最先用于制作兵器,青铜铸造技术也不例外。青铜兵器是从狩猎工具发展而来,汉代的典籍中有所谓"五兵",指的是矛、弩、剑、戈、锻(见郑玄注《周礼》)。但《吕览》中说五兵是指矛、戟、钺、楯、矤。说法不一。现存的青铜兵器大体有戈、戟、矛、戍、剑、刀、镞、弩机等八类。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青铜戈   商代   来源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


  

        这种装有长柄的砍斫武器刀,在商代就出现了,尤其在西北地区比较流行。戈是从收割作物用的刀发展而来的,其使用方法与刀相仿。它是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,也最具特色。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农牧嬗替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灰陶盉、灰陶斝   商代   来源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卜骨   商代   来源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绳纹褐陶三足瓮   商代   来源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游牧兴起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扳耳灰陶鬲   商代   来源于呼和浩特市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偏口灰陶壶   东周      鸟首青铜短剑   战国   来源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



内蒙古博物院巡礼之七:草原雄风(2)牧骑初兴——马背民族的悄然崛起 - 蒙骑之子 - 蒙骑之子

灰陶罐、青铜工具等   东周   来源于呼和浩特市

评论